人生行至秋,尚未秋遲,且看他人之秋是如何生活,日常裡雅致無庸炫人耳目張揚,靜靜之中自有華美,但願當前秋光裡,自己亦能秋收

Share Post: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linkedin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秋光拾得

寒露是秋的節氣,於寒露這日,去上政府補助的產投課程,課後依習慣直接到誠品新板黑卡會員專屬空間喝喝茶,看幾頁《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這一日是寒露,便冷了些,熱可可很快飲畢,接著喝一壺紅烏龍,看不到二十頁,就離開黑卡空間,想要尋本書,為寒露這一日,書店晃悠著,沒有目標,陳列架上拾得了《秋光拾得》,想到發行人廖志峰先生已在臉書貼文多次有吧?拿起結帳。

一回家就將《秋光拾得》連同購買的原子筆和iPad一同拿到書房裡,用完晚餐後,就先給書拍張照,上傳到IG,便看了起來。

吳鳴說四十到六十是秋天,算了一下,那麼,我這年紀當是時值白露,我真應該在白露就買來看才對,當過了白露至秋分時,便是寒暑平之時,我要想一想,接下來,如何過。

一覽他人之秋,終究不是自己的人生,但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吧!欣羨吳鳴的黑輪社兄弟們之情誼,也就是欣羨爾,若我也有機會有黑輪社姐妹們,我大概會吃不消的。

寒露這日,課堂上授課老師問連假的兩天有沒有要去哪兒玩?我因為坐在最中間最前,仰頭跟老師對眼說:睡覺啊。我是認真說的,對我而言,從小的國慶日放假都是睡覺日,絲毫不假。我這一生裡,無論我的人生是處於春、夏、秋,抑或將至之冬,似乎都不會有什麼大變化,若能過著無大喜大悲的四季,想必也是幸福的一生。

《秋光拾得》緩緩地閱讀,秋日嘛!合該容平之象,什麼都得「收」,斂神氣、志安寧,使秋氣平,我想起吳鳴一篇文裡提到他的同學出家的事,讀著讀著不禁尋思這一切的緣,是什麼樣的因緣聚合?

不要以為散文易讀,其實有時候散文讀來並不輕鬆,心境上的。讀吳鳴〈寫給東年的福爾摩莎書簡〉,我能感受得他的萬般無奈,當然不是感同身受,因為我也不是大學裡的教授,不必受壓於評鑑。別說他提到通識課的種種狀況了,二十年前唸大學時,遇過敝校敝系裡必修憲法的老師是外系來兼的,課堂上根本就不跟你講憲法課,全講他自己有興趣的,但學期考試照樣是考憲法,那年代的我們都還很溫順,沒一個學生去靠北、去檢舉,上下交相欺嗎?也不是,上下交相賊嗎?也不是。

一些學術界的友人,事後猶諄諄告誡我不要再惹事生非。是的,八年多來我乖得跟狗一樣,安靜地躲在位於山邊的地下研究室喘息,因為一隻受傷的狗祇能偷偷躲在角落自己舔食傷口。

——寫給東年的福爾摩莎書簡

我特別引出這一段,沒特別的意思,只是想說其實有很多人,講真話是會被打壓的,認真想釐清什麼,是會被迫噤聲的,因為總有人,不想面對醜陋的真實,還有自我猥鄙的內心。

《秋光捨得》,雖是吳鳴的秋日,可於我們吃瓜大眾來說,也能拾得一點興味,原來齊邦媛教授這麼可愛,當初看她的《巨流河》還真沒有想到;還有臺灣精品啤酒二十四節氣系列的研發者宋培弘竟然是黃仁勳那間NVIDIA的資深工程師。

我有時候想,他們這些文人雅士的生活,怎麼真的那麼雅致?黑膠唱片、柿染茶席、土鍋煮食、手烘咖啡豆、法國長棍沾橄欖油、紅酒醋,雅致生活對比時下稱我們這些俗人的「精緻窮」(其實也沒多精緻,窮倒是有),自是心境、生活情致上迥然有別。

人生無非一些故事,一些說起來平凡無奇的故事,我們卻因為這些故事而精采。

——家庭音樂會,展覽會之畫

我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平凡,可就是因為這些甘於平凡的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讓生活更有滋味,有一天,我們都來寫下自己的故事。


《秋光捨得》 書籍資料

  • 作者:吳鳴
  • 出版:允晨文化
  • 版次:2023年9月
  • ISBN:978-626-97425-8-5

發佈留言

接著閱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