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Post: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linkedin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盲視效應,電子書

有沒有想過為何有些品牌歷久不衰?為何我們對於某些產品總是懷有某種情懷?比如泡麵市場的產品已琳瑯滿目,什麼口味都有,而統一肉燥麵,我們小時候吃的那一款,沒什麼料的泡麵竟然可以屹立不搖,憑藉單純的肉燥油香一直在我們腦海裡,包括麵體的口感,一段時間就非得來上一碗?

想到了嗎?有沒有想到小時光麵館的微電影?是不是有時候看著微電影,自己不自主地就沉浸在那樣的氛圍裡,一種懷舊或某種情懷就被撩起,大腦的記憶被啟動,然後,妳走到便利商店時,拿起了統一肉燥麵去結帳。

大腦一直記 卻懶得動腦

大腦會一直蒐集資訊儲存起來,但真的要用的時候,卻又懶得動腦,常常不求精確,覺得還算可以就得過且過,沒有進一步深思答案是否對錯。

而且就記憶所及,大腦的記憶也未必是真實的記憶,所以說,當我們看到別人訴說什麼事的時候,真的不要先下論斷,對方以為是那樣的,未必是真實的,有可能只是對方自己這樣想,然後把它當成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行銷價格的錨定

走一趟屈臣氏總是有加一元多一件、檔期的限時特價,建議售價的價格設定對行銷人員非常重要,因為建議售價的設定就是一個錨定價值,就連贈品的參考市價價值也是,價格的錨定也用在許多B2B,比如公關媒體的報價單一來,什麼都標上價格,儘管那個項目的價格可能沒什麼價值,但標上去了加總起來,價格很可觀,實際的收費就算也還是很驚人,學過行銷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主管簽報價單時啞然一笑,至少還是創造了物超所值的假象。

建議售價是我們價值觀念的錨點。亞馬遜一直運用建議售價錨定價值。

數字限制作為腦中的定錨,也會鼓勵購買。

人類是一種慣性的動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會持續做某些行為。

最依賴情境脈絡的關連:電影院與爆米花。

電影《心靈角落》(Magnolia)中的著名臺詞:「我們也許已經結束過去,但過去尚未對我們善罷干休。」

愉悅減去痛苦等於購買。

上癮是一椿很大的生意。

每天都要來一杯到數杯咖啡?晨起以咖啡揭開序幕?不過我們最最成癮的恐怕是使用免付費社群平台FB、IG,我們一天中有太多時間掛在網路上,掛在這些社群平台上,但是時間就是金錢,社群平台沒有取走我們的錢,而是取走我們的時間,但他們還是賺到大筆大筆的廣告收入。

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其他的條件都一樣下,你愈常接觸某個東西,就會愈喜歡它。

如果你去上行銷課,可能聽過廣告案例中,老師以開喜為例,曾經眾人皆知的紅翻天的開喜烏龍茶在茶飲料市場中原本一枝獨秀,但是後來何以沒落?因為自恃自己都那麼紅了,靠自己也可以,就不再委託廣告公司,結果在廣告行銷不專業的情況下自己搞的結果就是逐漸一蹶不振,最後商標權利都得賣給德記洋行。

想想,他也不是不廣告了,只是廣告都自己來,為何會差很多?省下廣告費用,卻賠掉的是整盤生意,在茶飲料對手仍繼續投入行銷廣告之下,很快地敗北。

就連可口可樂、麥當勞那樣全球皆知的企業,都持續在廣告了,照理可口可樂也可以不用廣告啊!但是,可口可樂不僅僅廣告,更時不時推出一些復刻瓶讓可樂迷收藏,跟麥當勞合作的購餐送限量可樂杯也總是掀起收藏潮,有些人都蒐藏整套全色系的,就連我不常買麥當勞都午餐正餐的人,家裡也還有不少可樂杯。

閾中促發五感行銷

閾中促發必須是我們能夠看見、但通常視而不見的。

閾下促發是指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之下,影響你與你的行為的任何刺激。

閾中資訊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大腦很容易受到促發,無論那促發是不是有意的。

相信大家對五感體驗行銷都不陌生,透過五感體驗促發感官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和對品牌的認知,消費者總是不清楚自己為何被影響了,所有行銷人員都努力在影響左右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比如臺灣的觀光工廠也是一個很好讓消費者體驗五感行銷的處所,透過視覺、嗅覺、味覺、觸學、聽覺的刺激,讓參觀觀光工廠的社會大眾不僅僅是有一個地方去,在觀光工廠的設計裡,將五感結合起來,試吃試飲試聞實際接觸到產品或手作體驗並加以解說,知性又豐富,看似沒有壓力的過程裡,已足以讓消費者對品牌有很好的印象。


《盲視效應》Blindsight書籍資料

  • 作者:麥特・強森博士(Matt Johnson, Phd),普林斯・古曼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寶鼎出版
  • 版次:2021年8月1版
  • ISBN:978-986-079-515-8

發佈留言

接著閱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