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

失控的焦慮世代|碎片化的時代,你如何完整?

《失控的焦慮世代》是我個人在讀墨的年度挑戰書單,《失控的焦慮世代》真的是很厚很厚的一本書,十九萬餘字,我在誠品新板黑卡會員餐飲空間書架上拿起紙本書,有夠厚,我現在真的覺得有電子書真的很好,若沒有電子書,我應該會略過這本書。

我們都身處焦慮環境,你沒發現嗎?愈來愈多人焦慮難安,睡眠障礙,無論你在哪裡,愈來愈容易遇到身心失衡的人,好為人師的人四處流竄,自以為最神聖最能給人一個明確的道德指引,以為別人怎麼活都有問題,無所不怨、憤世嫉俗,什麼都看不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說上一嘴,時時戒備他人的評價,充滿負能量,甚至當酸民、正義魔人,在人間過得不好,就到虛擬世界裡亂箭傷人,此是其一。

慘的是有人就在其中被傷得體無完膚,在虛擬世界裡,遭無的放矢,內傷是傷到骨子裡,即使沒有被網路霸凌攻擊,《失控的焦慮世代》還提到實際的例子,有小女孩申請了Instagram帳號,沉迷其中,後來整個人都走鐘到還得入院治療。

也許只是人性,早在羅馬帝國時代,奧理略就提出

不要把剩下的時間浪費在擔心其他人──除非這涉及公眾利益。

—馬可.奧理略

為什麼我們那麼需要社群媒體?因為我們都在刷「存在感」,害怕被忽略,擔心自己沒人理,可是當你太在乎的時候,你就會愈來愈焦慮,其實社群媒體上的朋友數究竟是有幾位是你的真朋友?追蹤你的所謂「粉絲」,真的是你的粉絲嗎?

無論什麼年紀,被忽略都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

童年大重塑摧毀了Z世代的社交生活,讓他們與全世界的人保持連結,卻讓他們與周圍的人脫節。

為何許多國家要立法限制幼童使用社群媒體?我們以為擁有了社群帳號就擁有了全世界?可以接觸連結世界上所有人,但現實生活裡,愈上網愈疏離,你眼球所關注的那些網紅,根本和你沒有關係,追蹤你的那些帳號,也跟你無關,最想接觸你的追蹤帳號幾乎都是詐騙集團,他在乎的不是你這人,而是你的錢。

大人的社群世界,都難以把持了,何況是小孩,他們往往很容易就直接進入大人的網路社群領域裡,但是大人的世界資訊太龐雜,誘惑也太多,要如何分辨,大人都不容易了,何況小朋友如何去理解他所吸收到的訊息?

人類的童年與其他動物的童年截然不同。孩童的大腦在五歲左右已長大到成人尺寸的九○%,但仍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發育。這種緩慢生長的童年,是為文化學習而做的一種調適。童年猶如學徒期,學習在自己文化成功生活所需的技能。

自由自在玩耍,對於發展社交技能(如解決衝突)和發展身體技能同樣重要。

孩童自由自在地體能玩耍真的有其必要,如今的小小孩很大部分都是由行動裝置餵養的小孩,很多家長丟一個手機或平板,小孩就不吵不鬧了,我真的就在捷運車廂裡見過,很小的小朋友在嬰兒車裡一直想要拿手機看,大人沒給他,又哭又鬧,番得要死,直到大人屈服給他手機後才安靜。

所以若要心不累,在職場談公事,不談同事,無關自己的事盡量不要提及,少看社群媒體,多讀書,至於小孩嘛,給小孩該有的正常童年吧!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The Anxious Generation :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書籍資料

  •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 譯者:鍾玉玨
  • 出版:網路與書
  • 版次:2024年11月29日
  • eISBN:9786267063873

,

Annie Ernaux eslite premium ETF HyRead 一人創富 三浦紫苑 三采文化 中國人 中醫 人際關係 今周刊 允晨文化 先覺出版 刑法 初安民 劉少雄 博客來 同性情感 同性愛情 同性戀 吳季倫 周宜芳 唐宋詞 商周出版 嚼嚼小說馬拉松 國家圖書館 圓神出版 城邦文化 大塊文化 大牌出版 天下文化 安妮・艾諾 小川 糸 小說 平路 廖志峰 廖月娟 張西 心理學 悅知文化 愛情 投資學 推理小說 攝影 散文 散文馬拉松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新北市立圖書館 新經典文化 方言文化 春天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文化 木馬文化 村上春樹 東坡居士 東坡詞 東野圭吾 橫山秀夫 法律 漫遊者文化 獨步文化 王蘊潔 理財投資 皇冠叢書 皇冠文化 私小說 科技商管馬拉松 糖尿病 聯經出版 職場 職涯 股市 臺北市立圖書館 華文小說馬拉松 蘇東坡 蘇軾 街友 言論自由 詩人 詩集 誠品新板 誠品書店 誠品線上 誠品黑卡專屬空間 諾貝爾文學獎 讀墨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資本利得 賴明珠 躺平軟爛馬拉松 遠流 遠足文化 長篇小說 電子書 麥田出版 齊邦媛

閱讀.tw

Recent Posts

偵探伽利略|東野圭吾筆下的理性世界

《偵探伽利略》是日本作家東野圭...

5 天 ago

羊毛記|我要出去!末日下拚死追尋自由,但真相竟是⋯

《羊毛記》真的讀了很久,讀到後...

3 週 ago

臺灣漫遊錄|殖民記憶與臺灣人百年吶喊

楊双子與金翎於去年以《臺灣漫遊...

3 週 ago

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減重!告別糖尿病威脅

《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是臺灣一...

4 週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