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商業財富

閱讀《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雜訊》首章就是〈犯罪與量刑雜訊〉,剛好這幾個月選修了一門課和法律有關,修了這門課才發現要構成刑事罪,未必容易,需有客觀、主觀構成要件必且有歸責性,否則難以成罪,所以,有時候,我們在看社會案件時,有時候會覺得怎麼有那麼多恐龍法官?恐怕也不是真的有那麼多恐龍法官,而只是構成要件的不具足。

只要牽涉到判斷,幾乎都會有雜訊

〈犯罪與量刑雜訊〉中提到司法審判量刑時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判決,相同類似案件,不同法官判得刑度天差地遠,我相信這也不是只有美國這樣,應當舉世皆然吧!然而,我還是認為即使是雷同類似的案件,可能還是有個案上的差異,因為行為人在不法意圖和施行行為時的差異,和犯後態度有無悔意,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法官在審判時的刑度裁量。

不過〈犯罪與量刑雜訊〉也提到一位法蘭科法官認為:

法治需要一套客觀、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則,對法官及其他人都有約束力。

除此,他也提到應創立量刑委會員,而量刑的考量可以利用電腦輔助。

於是我便想到課堂上老師有提到臺灣有量刑趨勢建議系統,這個量刑趨勢建議系統,有將罪責的從重從輕因素納入考量,然後給出量刑建議的刑度和刑度區間,以俾審判法官得以參酌,民眾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知道罪刑與刑度大概會如何判決,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不要以身試法啦!

誠然不可否認,法官對於無論民、刑事案件的自由心證確實會影響判決,比如臺灣在通姦除罪化之後,許多案件會往侵害配偶權的方向提起訟訴,但不同的法官對於是否有侵害配偶權在法官自由心證之下,有些法官認為性自主權優位於配偶權,有些法官則認為在婚姻存續裡,配偶有其權利,所以顯見得並不是所有的案件在法院審判都有共識,而諸如這些無共識的分歧,本書作者康納曼而言,都視為是「雜訊」。

《雜訊》梯度過陡,不是隨便一般人都能全盤理解

其實在我閱讀《雜訊》時,我也是感到有種梯度過陡的障礙,不過,我認為任何的梯度過陡都不要過度憂慮,總之,看懂多少是多少,看不懂的,也許下次再看到,我們就懂了。

當然,也不用明明很多看不懂,還硬是要不懂裝懂,我是真的覺得這本《雜訊》,我只能領略學習到約二至三成,畢竟我們在學習背景疏異甚廣,有很多術語,如果有興趣深究,還得再查,還得再深入學習,所以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一再借閱圖書館內的電子書,或是購買回去好好研究,但如果只是想一窺大師之作的,那就不要給自己壓力,不要困在不懂的地方太久,看懂多少是多少。


《雜訊》書籍資料

  • 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 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 / 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
  • 譯者:廖月娟 / 周宜芳
  • 出版:天下文化
  • 版次:2021/05/27
  • 電子書ISBN:9789865251772
  • 借閱圖書館:輔大圖書館
閱讀.tw

Recent Posts

愛自己,只是一個開始|跨過坎,找到你的核心療癒力

愛自己,人人都會說,尤其現今愛...

7 小時 ago

深夜老狗的13堂課|忽然我們就老了,直面入老將死

《深夜老狗的13堂課》是我看卜...

18 小時 ago

像這樣的小事|舉重若輕的小事,卻不易自生命中抹去

《像這樣的小事》就在近日大罷免...

4 天 ago

你殺了誰|歡聚散了後一夜五死一傷,兇手卻僅一人?

《你殺了誰》是東野圭吾推理小說...

1 週 ago

《零點場奇蹟》潛意識之秘|放手吧!讓零點能量引導你前行

零點場是什麼?零點能量在物理學...

2 週 ago

朱陸豪的七十三變「悟空」人生:京劇到一生都是戲

朱陸豪是京劇大家,成名早,也演...

3 週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