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

惡意|東野圭吾寫下要人「從此消失」的魔念

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就在今天颱風天不宜外出的情況下,宅在家裡看完了,在書房裡一頁一頁地看,幾度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終致看完了才發現,果然還是要看到最後啊!一再地推翻前面看似毫無破綻的情節了,但最終又有新進展,推理了前次的推理,高潮迭起,峰迴路又轉。

坦白說看到最後,我還真的在想會不會有人對我懷有如此深層的「惡意」意念?處世之道,還真的是要保持距離為妙啊!不然哪日我自己成了下一位日高邦彥,那位「對人很親切」,卻被心懷「惡意」魔念的熟人給設局殺害。

惡意》一開始我在初讀首章時,我就立即想到了之前讀過橫山秀夫的《半自白》,敘事手法有點像,當然一樣都很精彩。

惡意,謀殺案的初始意念

一椿謀殺案,最初始的動機就是源起於「惡意」的意念,而這樣的惡意,要閱讀到最後才明白,原來如此。

謀殺案,很快就發現了真正的行兇兇手,熟人,親密的熟人所為,當然也不意外,合情合理,既然是謀殺,能讓犯罪者預謀殺人的對象,通常熟人是最普遍的,像美國在1988年的謀殺案例,有高達八成都是熟人所為。

不是相熟,不是親密,就沒有恨之欲其死的殺意。我是看得心驚膽顫,好幾次覺得冷意直上,從書房走出來喝個水,吃點東西,才又再接續看下去。

惡意的根源竟是他方的善意,此恨紮得好深好久

我想還是不要劇透太多,看到最後才發現,惡意的源起竟然可追溯到小時候?對兇手很好的日高邦彥,對兇手親切又很幫忙,但這一切的善意竟然是種下兇手惡意殺害的根源。

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兇手在知道自己癌症復發,生命所剩無幾之後,展開的謀殺,並且連如何讓警局抽絲剝繭將他視為兇嫌逮捕等等細節多到不可勝數,可見地那恨意之綿密,殺死所恨之人,也不是除之而後快,讓他從此消失就好,還要對他的人格進行貶抑和破壞。

我突然懂了許多事,彷彿開了竅,原來善意的人也是會被對方心生怨恨的,因為善意的正面能量灼傷了對方嗎?對方的自卑讓你對他的善更心生厭惡,所以一方接受你對他的好,一面又貶抑你。

真的真的太恐怖,這雖然只是推理小說,倒也提示了我很多事,我們都得更加保護自己才行,與「惡」要有距離。


《惡意》あくい 書籍資料

  • 作者:東野圭吾
  • 譯者:婁美蓮
  • 出版:獨步文化
  • 版次:2023年6月1日 (四版21刷)
  • ISBN:978-986-5651-34-3


閱讀.tw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前往天堂樂園|三百年世代自由夢,何處才是吾鄉

《前往天堂樂園》上下部高達41...

4 週 ago

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說破一件事,未來不是固定的

《你,是自己的鑰匙》會來到我書...

4 週 ago

51種沉默的技巧|沉默是金,不說比說更有影響力

《51種沉默的技巧》就在我愈來...

1 個月 ago

洞|片惠英以筆力挖掘出人們心底無窮黑洞

《洞》在我一個半月前完讀之後一...

1 個月 ago

黎明破曉的街道|東野圭吾透視外遇的糾結

《黎明破曉的街道》看起來蠻過癮...

1 個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