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張明志醫師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是最近讀的書,最近很注重關於生命、靈性、餘生的書,當然跟生病有關,生一場病讓人更在意生命,還有自己此生的旅程。

我已經忘記二十幾年前去馬偕掛血液腫瘤科求診的主治醫師是不是張明志醫師了,那時候會去掛血液腫瘤科還是眼科診所叫我改看血液科,當時是因眼周皮膚佈滿血點,而且眼睛感到很疲憊,詢問眼科醫師,他說妳該看的是血液科,於是我便去看了,結果檢驗出來也沒有確診什麼,記得醫師只是說會掉很多頭髮、會覺得累都是正常的,因為妳體質就是如此。

他說我有項檢驗值超標幾十倍,但沒確診,只有那一項超標,他只囑附我「想睡能睡就睡」,他說有些人數值比妳好,很快就發病,也有人數值很高,一生都沒有發病。

後來我都沒有再去追蹤,我想我只是想要順其自然吧。

今年的情況來得很突然,五六七月三個月異常難熬,書讀得並不多,一直到醫院,閱讀斷斷續續,大多是讀與疾病、生命相關的書,或許我也在為自己準備什麼,心理建設。

最重要的人生功課是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功課,做好自己的角色,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我們這一生的功課就是自己,我發覺我們都太往外看,看別人,而不看看自己,無法覺察自己,自己這一生如何能圓滿?

人生裡意外隨時都會來,有時相當急促,前不久,社區大樓裡有一位委員離開得也很突然,明明才前幾天出門時才照過面,打過招呼,那一聲招呼竟成最後的訣別,看起來很康健的人隨時都可能辭世,我們當然也可能就這樣長辭。

每天準備好無常迅速到來。

把每一天當做人生的最後一天,我們常說無常迅速,人生短暫,人生一輩子的功課就是找回自性,回歸本我。

來不及準備的,正因為來不及,我們便要將每一天都當做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有離開的準備,沒有嘆息的離開。

許多產品尤其為癌症的治療,絕大多數都是無法治癒疾病,只能延長生命。

記得那時候從急診離開返家的時候,我跟外子說:不管那一塊是什麼,如果是癌,二級以上就走安寧。

我不要拖著,為了延命天數而拖,那對我多麼沒有意義啊!看過太多例子了,癌的特性還不了解嗎?就是會擴散開來,攻城略地,延個半年一年又如何?有人拖過五年十年,癌症還是復發了,再復發更猛烈。

莊子言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才是徹悟生和死的真諦。

死亡是一種解脫,另一段生死相續的起頭。

死亡是一種解脫,讓我們脫殼,靈魂還會繼續下一段旅程,將未完的功課補上,也修其它新學分。(延伸閱讀|新靈魂觀|從意圖開始就進化人生)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 書籍資料

  • 作者:張明志
  • 出版:時報出版
  • 版次:2020年8月18日
  • ISBN:9789571382784

, ,

Annie Ernaux eslite premium ETF HyRead 一人創富 三浦紫苑 三采文化 中國人 中醫 人際關係 今周刊 允晨文化 先覺出版 初安民 劉少雄 博客來 同性情感 同性愛情 同性戀 吸引力法則 唐宋詞 商周出版 嚼嚼小說馬拉松 國家圖書館 圓神出版 城邦文化 大塊文化 天下文化 奇蹟 安妮・艾諾 小川 糸 小說 平路 廖志峰 張西 心理學 悅知文化 愛情 投資學 推理小說 攝影 散文 散文馬拉松 新北市立圖書館 新經典文化 方言文化 春天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文化 木馬文化 村上春樹 東坡居士 東坡詞 東野圭吾 橫山秀夫 殺人罪 法律 漫遊者文化 獨步文化 王蘊潔 理財投資 皇冠叢書 皇冠文化 私小說 科技商管馬拉松 糖尿病 聯經出版 職場 職涯 股市 自由 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灣 華文小說馬拉松 蘇東坡 蘇軾 街友 言論自由 詩人 詩集 誠品新板 誠品書店 誠品線上 誠品黑卡專屬空間 諾貝爾文學獎 謝佩妏 讀墨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資本利得 賴明珠 躺平軟爛馬拉松 遠流 遠足文化 長篇小說 電子書 霸凌 麥田出版 齊邦媛

閱讀.tw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