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黑暗》在誠品新板eslite preminum內陳列,我一開始就被書名和封面設計吸引,但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本關於憂鬱症的書,如果我有意識到,我會不會拿來看?我不清楚。畢竟憂鬱症,總令人感到莫名地沉重和哀傷。
有時候讀到關於憂鬱症患者的生命歷程,總是讓人的心揪很緊,即便與作者未識,閱讀其翻譯過後的文字,仍然為對方曾經的經歷感到心疼,像《關鍵音》的作者羅茲童年血淋淋的受虐處境,讓他原該是人生勝利組卻影響他轉為人生走鐘組,他是如何從走鐘又拾回屬於他的人生?當羅茲自剖其血淚交織的歷程,我想任何人,都會非常非常地捨不得他,要向他一樣已然變奏的人生再重新重生,該是多麼不容易?(延伸閱讀:關鍵音二讀:相信生命的核心,越過生命的坎)
我其實很推薦這本《看得見的黑暗》,因為這不是一本絕望的書,這是一本希望的書,至少,看得見黑暗,也看得見曙光,人生還是充滿希望,還有威廉・史泰隆在入院之後才終於平靜下來,用隔離和時間治癒了他的憂鬱症,至少,至少,我們能明確知道憂鬱症並不一定像電影裡演的,被捆縛之後丟進精神病院收容,就再也難見天日,靠著藥物、電擊、注射鎮定劑仍然反覆自殺度過餘生。
威廉・史泰隆在書裡揭露並警告他的醫師開給他的助眠藥物酣樂欣導致了他的自殺意圖,而他直到入院後,由醫院幫他換藥之後,他的自殺意念頓減,這實在是令人震驚的訊息,但這也有助於我們了解,若未來我們周遭有親朋好友深陷憂鬱之苦走不出來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及時地幫得上忙?會不會是藥物的問題導致病情不減反而加重。
有時候看到新聞有誰誰誰自殺的訊息都不免嘆了一口氣,我們並不明白很多人心裡幽微的困境,雖然說「心病仍得心藥醫」,但心理疾患並不是罹病者自己願意的,臺灣大約2~300萬的因精神疾患就醫,有可能是我們的親友、同事,或許我們很難在各方面實質幫助,就算不能感同身受,但我們一定要能理解,也切莫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
生命很難很難,也許很多人就在萬念俱灰之下過不了一個坎,無論遇到什麼事,該求救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求救,可以拉人一把時,伸援拉一下,或可少一椿遺憾,可以的話,讓生命多點溫暖,人間多點光亮。
《看得見的黑暗》Darkness Visible: A Memoir of Madness書籍資料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