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款待》是繼《我輩中人》後再讀張曼娟的文字,好多年了,記得當初《我輩中人》還多買了本贈同事,而後歷經幾年人事幾番新,無庸感喟,盡皆緣份來來去去。
看張曼娟的文字,總是溫溫暖暖的,娓娓敘來的文字悠悠揚揚,生活裡總要有一些書一些溫潤,別讓處境艱難困阨住自己,民以食為天哪!再怎樣都要吃,我也很重吃,應當說我發覺台灣人大都很重吃,如今不管是不是假日,餐廳常常滿座,不預約還沒位子,有預約還給你限時,不讓你慢慢坐慢慢吃慢慢聊,不去餐廳,上美式賣場採買也是以食物為主,只要颱風將近,超市泡麵被清空是常有的事,台灣人怕挨餓,絕不能餓著。
常常一起吃飯的,就是你的家人。
常常有飯吃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至於吃,和誰吃呢?以前工作的時候,午餐常常有同事相伴,我們會一起到處吃,有次辦公室是在師大對面,我們還蠻常到師大吃學餐,吃完學餐還在師大的便利店買瓶易開罐裝的水果啤酒,喝將起來,回到辦公室時,鼻子靈的同事小小聲唸了唸,怪我上班時間還渾身酒氣,如今回想,那段時光,真的是美好得不得了,多虧了那些舊同事,多謝款待。
《多謝款待》裡,張曼娟提到疫情那一段,我在疫情三級警戒後沒多久因為醫院裡陪病也和至親染上了,牽連外子也感染,所幸在國家的照顧之下,我們都有驚無險,安然無恙,尤其在檢疫所那段期間,亞東醫院負責照護我們,說真的,那三餐真的沒得挑剔,餐餐都有變化還很豐富,迄今感念。
那真的是一段很夢幻的經歷,世界按下了暫停鍵,與世隔絕的時刻,好像更能專注於一饌一飲。
童年的夏日總是悠長,並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的失去與憂傷,埋伏在前方。
小時候總老想著快快長大,好像長大了就擁有一切,殊不知無憂無慮無煩無惱的小孩才是最幸福,不用承擔任何養家責任,長大了,大到了中年開始送走許多親舊故友,一離開就是永久。
張曼娟寫到交往從不掩藏自己食量,芫爾一笑,說真的,有一位學妹曾經跟我說過,她和男生出去,飲料絕對不會喝完,吃飯絕對不吃完,要留給人探聽,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很會吃,我那時聽了便傻了,我家沒讓我養成這樣的習慣,我都吃很多吃光光。
「看妳吃東西會覺得人生很美好,每個東西都好好吃。」有個交往對象這麼說,他說他沒胃口的時候就想跟我吃飯。後來他的胃口漸漸恢復,想跟其他女人吃飯了。
想到有一回,在城中市場的自助餐吃飯,那附近有中國信託銀行,剛好有兩位中國信託的行員纖瘦美眉在鄰桌用餐,餐盤上都很空,沒幾樣菜,那時連交往對象都說不上的現在外子突然叫我看看那一桌,我一看立馬知道意思,他的意思是要我看看人家小姐是吃多少,我則是一整盤滿滿的菜、肉、冬粉,抬眼一看即使會意也沒回什麼話,仍將我那些平素愛吃的菜全都掃光,滿足。
那一天是尋常的日子,吃到的也是尋常的韭菜盒子,哪裡知道現在再也吃不到了呢?一切所謂的尋常,從來都不是尋常的。
日子總是如此,生活裡日復一日可見的人,走過的路、吃過的小吃攤,當時只道是尋常,可一切並不尋常,要多少累世的緣,今世才能會一會?記憶裡還有許多一同共餐共遊的畫面,來來去去的過客,多謝你們的善待,更多謝款待。
同時,我也要感激這天地間的款待,感謝家人朋友溫柔盛情的款待。
《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 書籍資料
Annie Ernaux eslite premium ETF HyRead 中國人 人際關係 今周刊 允晨文化 先覺出版 博客來 同性情感 同性愛情 同性戀 商周出版 國家圖書館 城邦文化 大塊文化 天下文化 安妮・艾諾 平路 廖志峰 張西 心理學 悅知文化 投資學 推理小說 散文 散文馬拉松 新北市立圖書館 新經典文化 方言文化 春天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文化 村上春樹 東野圭吾 橫山秀夫 法律 漫遊者文化 王蘊潔 理財投資 皇冠文化 私小說 科技商管馬拉松 聯經出版 職場 職涯 股市 華文小說馬拉松 詩人 詩集 誠品新板 誠品線上 誠品黑卡專屬空間 諾貝爾文學獎 讀墨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資本利得 賴明珠 遠流 遠足文化 長篇小說 電子書 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