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Post: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linkedin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在檜木打造的列車福森號的木桌上立著一個電子書閱讀器,電子書的封面是新靈魂觀

《新靈魂觀》出版很久了,一九八九年就問世,影響無數,我卻是在今年才看到,今年特別關注這一類主題——靈魂、靈性的書籍。我想在這個大環境紛紛外求追逐各式新奇之際,內觀內求更顯得重要許多,回歸到自己內心,探索自己的靈性,這一世就讓自己的靈魂更好,不再逃避,別從生命裡翹課。

當我在看這本《新靈魂觀》時,一開始我就想說靈媒媽媽也這麼說,今年已經看了靈媒媽媽兩本書(延伸閱讀|愛自己,只是一個開始|跨過坎,找到你的核心療癒力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說破一件事,未來不是固定的),都提到關於此生的功課如果沒有做完,下一世還是要補課。

新靈魂觀 繁體中文電子書封面及引用文字

你人格的這一生,是你靈魂無數經驗裡的一次經驗。

靈魂的存在是超越時間的。

我們的靈魂既然會一再來這世間求不斷的進化,想必我們生生世世的功課其實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抱怨是一種操縱。

抱怨就是要別人為你的事負責,要別人補償你。

想想當自己發出抱怨的時候,那「意圖」是什麼?意圖讓別人「重視」你、「在乎」你,要別人「看得起」你,可是如果不是你自覺缺乏,何必有此意圖要別人得重視你?當我看了這本書的時候,我回想起過往聽到看到的總總抱怨,也就釋然多了,他人的抱怨就只是在呈現對方的缺乏,也不是什麼事。

我幾乎沒看過在層峰上的人「抱怨」過什麼,他們就事論事,期望的是解決當前眼下的問題、困境,而不是「抱怨」。

歐普拉在序文中說

《新靈魂觀》改變了我看待自己的眼光。它讓我在處理公事與私人關係的方式上,出現了深刻的轉變。

歐普拉也提到以下內容改變了她

我們的每個行為、意念、感情,都是意圖激發的。

意圖的存在是因,是因就有果。只要參與了因,就不可能不參與果。

我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意念、感情負責,也就是為自己的意圖負責,最深刻的道理就在此。

我不認為這本書容易讀,我就讀了許久,而且這本書只看一遍顯然是不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修自己的道,因果自負。

你給世界什麼,世界就給你什麼。

新靈魂觀 繁體中文電子書封面及引用文字

《新靈魂觀》改變意圖,開啟覺知,終止負面業力,完成此生功課 The Seat of the Soul 書籍資料

  • 作者:蓋瑞.祖卡夫 Gary Zukav
  • 譯者:廖世德、蔡孟璇
  • 出版:木馬文化
  • 版次:2024年7月17日
  • eISBN:9786263147058

,

Annie Ernaux eslite premium ETF HyRead 一人創富 三浦紫苑 三采文化 中國人 中醫 人際關係 今周刊 允晨文化 先覺出版 初安民 劉少雄 博客來 同性情感 同性愛情 同性戀 吸引力法則 唐宋詞 商周出版 嚼嚼小說馬拉松 國家圖書館 圓神出版 城邦文化 大塊文化 天下文化 奇蹟 安妮・艾諾 小川 糸 小說 平路 廖志峰 張西 心理學 悅知文化 愛情 投資學 推理小說 攝影 散文 散文馬拉松 新北市立圖書館 新經典文化 方言文化 春天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文化 木馬文化 村上春樹 東坡居士 東坡詞 東野圭吾 橫山秀夫 殺人罪 法律 漫遊者文化 獨步文化 王蘊潔 理財投資 皇冠叢書 皇冠文化 私小說 科技商管馬拉松 糖尿病 聯經出版 職場 職涯 股市 自由 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灣 華文小說馬拉松 蘇東坡 蘇軾 街友 言論自由 詩人 詩集 誠品新板 誠品書店 誠品線上 誠品黑卡專屬空間 諾貝爾文學獎 謝佩妏 讀墨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資本利得 賴明珠 躺平軟爛馬拉松 遠流 遠足文化 長篇小說 電子書 霸凌 麥田出版 齊邦媛

在〈新靈魂觀|從意圖開始就進化人生〉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張明志醫師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 - 閱讀時光

發佈留言

接著閱讀

更多文章